年以来,咸阳市渭城区紧紧围绕省、市关于“三个年”的部署要求,通过“三个保障”,着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。
高标准开展法律惠企服务
做好法治保障
全面推进法律顾问全覆盖,引导律师参与涉企的党政机关重大决策、制度体系建设、重大决策论证和合同审核,截至目前,48个区级部门和4个街道办事处均已配备法律顾问,配备率全面实现100%。共法制审核20余件政府重大合同、协议、文件,成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切实解决企业和个人行政复议“告状难”问题。组建“八五”普法讲师团、法律顾问团,开展“律政先锋护航企业发展”主题活动。深入辖区创新科技园、猪八戒网、小白兔口腔医院等园区、企业和社区,向辖区企业群众提供法律服务65场次,发放涉企法治宣传资料6500余份,通过“法治体检”解答涉企法律问题52条,有效促进了企业依法决策、依法经营、依法管理、依法维权。在猪八戒园区建立了企业法律顾问室,完善了企业的法治文化。充分运用“法治渭城”微信公众号,开设“以案说法”和“行政执法”两个涉企宣传专栏,推送利企惠企政策及法律法规解读,实现普法宣传全覆盖。截至目前共发布企业营商环境有关法律法规信息和案例30余篇,点击量超2万余次。建设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,通过“法律AI机器人+专业律师值班”相结合的方式,为辖区企业、群众免费提供更加专业、贴心的法律服务,更好助推企业发展。
多场景开展“枫桥经验”的渭城实践
做好稳定保障
坚持“一街办一特色”,让“枫桥经验”的渭城实践成为护航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。文汇路街道成立了“永奇调解工作室”,上半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6起,调解成功率100%;渭阳街道成立“老路来帮忙”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室,成功处理了多起农民工讨薪事件,进一步拓展、丰富了涉企纠纷处理渠道和路径,为快速调解涉企纠纷搭建了对话新平台;新兴路街道在民生西路社区设立了街道“三室联动”工作站,主要聚焦婚姻家庭、邻里关系、物业等方面矛盾纠纷,变“压”为“疏”,使街道社会矛盾纠纷在萌芽期得以及时化解,就地解决;中山街街道成立老街里民事直说(调解)室,成功化解一起因商铺合同引发的矛盾纠纷,最终三方握手言和、达成调解并现场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。
多维度推行便民惠企的务实之策
做好机制保障
围绕《咸阳市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(试行)》和《司法行政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》部署,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、保护企业合法权益,努力为全区各类企业主体发展壮大夯实法治基础。渭城区公证处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办证开辟绿色通道,实行预约服务及上门办证服务,实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预约办证制度。对企业申请办理一般公证事项当日办结。渭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全面推行便民服务机制,建立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免于经济审查机制。开展了公证法援直通车活动,与群众面对面解决法律需求,让社区居民享受“零距离”法律服务,已在一厂社区,中央领域、供电局小区等开展公证法援服务宣传活动7场,受到群众欢迎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